JavaScript window對象

2018-07-24 11:52 更新

目錄

概述

在瀏覽器中,window對象(注意,w為小寫)指當前的瀏覽器窗口。它也是所有對象的頂層對象。

“頂層對象”指的是最高一層的對象,所有其他對象都是它的下屬。JavaScript規(guī)定,瀏覽器環(huán)境的所有全局變量,都是window對象的屬性。

var a = 1;
window.a // 1

上面代碼中,變量a是一個全局變量,但是實質上它是window對象的屬性。聲明一個全局變量,就是為window對象的同名屬性賦值。

從語言設計的角度看,所有變量都是window對象的屬性,其實不是很合理。因為window對象有自己的實體含義,不適合當作最高一層的頂層對象。這個設計失誤與JavaScript語言匆忙的設計過程有關,最早的設想是語言內置的對象越少越好,這樣可以提高瀏覽器的性能。因此,語言設計者Brendan Eich就把window對象當作頂層對象,所有未聲明就賦值的變量都自動變成window對象的屬性。這種設計使得編譯階段無法檢測出未聲明變量,但到了今天已經(jīng)沒有辦法糾正了。

window對象的屬性

window.window,window.name

window對象的window屬性指向自身。

window.window === this // true

window.name屬性用于設置當前瀏覽器窗口的名字。

window.name = 'Hello World!';
console.log(window.name)
// "Hello World!"

各個瀏覽器對這個值的儲存容量有所不同,但是一般來說,可以高達幾MB。

該屬性只能保存字符串,且當瀏覽器窗口關閉后,所保存的值就會消失。因此局限性比較大,但是與<iframe>窗口通信時,非常有用。

window.location

window.location返回一個location對象,用于獲取窗口當前的URL信息。它等同于document.location對象,詳細介紹見《document對象》一節(jié)。

window.location === document.location // true

window.closed,window.opener

window.closed屬性返回一個布爾值,表示窗口是否關閉。

window.closed // false

上面代碼檢查當前窗口是否關閉。這種檢查意義不大,因為只要能運行代碼,當前窗口肯定沒有關閉。這個屬性一般用來檢查,使用腳本打開的新窗口是否關閉。

var popup = window.open();

if ((popup !== null) && !popup.closed) {
  // 窗口仍然打開著
}

window.opener屬性返回打開當前窗口的父窗口。如果當前窗口沒有父窗口,則返回null。

window.open().opener === window // true

上面表達式會打開一個新窗口,然后返回true。

通過opener屬性,可以獲得父窗口的的全局變量和方法,比如window.opener.propertyNamewindow.opener.functionName()。但這只限于兩個窗口屬于同源的情況(參見《同源政策》一節(jié)),且其中一個窗口由另一個打開。

window.frames,window.length

window.frames屬性返回一個類似數(shù)組的對象,成員為頁面內所有框架窗口,包括frame元素和iframe元素。window.frames[0]表示頁面中第一個框架窗口。

如果iframe元素設置了idname屬性,那么就可以用屬性值,引用這個iframe窗口。比如<iframe name="myIFrame">就可以用frames['myIFrame']或者frames.myIFrame來引用。

frames屬性實際上是window對象的別名。

frames === window // true

因此,frames[0]也可以用window[0]表示。但是,從語義上看,frames更清晰,而且考慮到window還是全局對象,因此推薦表示多窗口時,總是使用frames[0]的寫法。更多介紹請看下文的《多窗口操作》部分。

window.length屬性返回當前網(wǎng)頁包含的框架總數(shù)。如果當前網(wǎng)頁不包含frameiframe元素,那么window.length就返回0

window.frames.length === window.length // true

window.frames.lengthwindow.length應該是相等的。

window.screenX,window.screenY

window.screenXwindow.screenY屬性,返回瀏覽器窗口左上角相對于當前屏幕左上角((0, 0))的水平距離和垂直距離,單位為像素。

window.innerHeight,window.innerWidth

window.innerHeightwindow.innerWidth屬性,返回網(wǎng)頁在當前窗口中可見部分的高度和寬度,即“視口”(viewport),單位為像素。

當用戶放大網(wǎng)頁的時候(比如將網(wǎng)頁從100%的大小放大為200%),這兩個屬性會變小。因為這時網(wǎng)頁的像素大小不變(比如寬度還是960像素),只是每個像素占據(jù)的屏幕空間變大了,因為可見部分(視口)就變小了。

注意,這兩個屬性值包括滾動條的高度和寬度。

window.outerHeight,window.outerWidth

window.outerHeightwindow.outerWidth屬性返回瀏覽器窗口的高度和寬度,包括瀏覽器菜單和邊框,單位為像素。

window.pageXOffset,window.pageYOffset

window.pageXOffset屬性返回頁面的水平滾動距離,window.pageYOffset屬性返回頁面的垂直滾動距離,單位都為像素。

舉例來說,如果用戶向下拉動了垂直滾動條75像素,那么window.pageYOffset就是75。用戶水平向右拉動水平滾動條200像素,window.pageXOffset就是200。

window對象的navigator屬性,指向一個包含瀏覽器信息的對象。

navigator.userAgent屬性返回瀏覽器的User-Agent字符串,標示瀏覽器的廠商和版本信息。

下面是Chrome瀏覽器的userAgent

navigator.userAgent
// "Mozilla/5.0 (X11; Linux x86_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29.0.1547.57 Safari/537.36"

通過userAgent屬性識別瀏覽器,不是一個好辦法。因為必須考慮所有的情況(不同的瀏覽器,不同的版本),非常麻煩,而且無法保證未來的適用性,更何況各種上網(wǎng)設備層出不窮,難以窮盡。所以,現(xiàn)在一般不再識別瀏覽器了,而是使用“功能識別”方法,即逐一測試當前瀏覽器是否支持要用到的JavaScript功能。

不過,通過userAgent可以大致準確地識別手機瀏覽器,方法就是測試是否包含mobi字符串。

var ua = navigator.userAgent.toLowerCase();

if (/mobi/i.test(ua)) {
  // 手機瀏覽器
} else {
  // 非手機瀏覽器
}

如果想要識別所有移動設備的瀏覽器,可以測試更多的特征字符串。

/mobi|android|touch|mini/i.test(ua)

navigator.plugins屬性返回一個類似數(shù)組的對象,成員是瀏覽器安裝的插件,比如Flash、ActiveX等。

navigator.platform屬性返回用戶的操作系統(tǒng)信息。

navigator.platform
// "Linux x86_64"

navigator.onLine屬性返回一個布爾值,表示用戶當前在線還是離線。

navigator.onLine // true

navigator.geolocation返回一個Geolocation對象,包含用戶地理位置的信息。

javaEnabled方法返回一個布爾值,表示瀏覽器是否能運行Java Applet小程序。

navigator.javaEnabled() // false

cookieEnabled屬性返回一個布爾值,表示瀏覽器是否能儲存Cookie。

navigator.cookieEnabled // true

注意,這個返回值與是否儲存某個網(wǎng)站的Cookie無關。用戶可以設置某個網(wǎng)站不得儲存Cookie,這時cookieEnabled返回的還是true

window.screen對象

window.screen對象包含了顯示設備的信息。

screen.heightscreen.width兩個屬性,一般用來了解設備的分辨率。

// 顯示設備的高度,單位為像素
screen.height // 1920

// 顯示設備的寬度,單位為像素
screen.width // 1080

上面代碼顯示,某設備的分辨率是1920x1080。

除非調整顯示器的分辨率,否則這兩個值可以看作常量,不會發(fā)生變化。顯示器的分辨率與瀏覽器設置無關,縮放網(wǎng)頁并不會改變分辨率。

下面是根據(jù)屏幕分辨率,將用戶導向不同網(wǎng)頁的代碼。

if ((screen.width <= 800) && (screen.height <= 600)) {
  window.location.replace('small.html');
} else {
  window.location.replace('wide.html');
}

screen.availHeightscreen.availWidth屬性返回屏幕可用的高度和寬度,單位為像素。它們的值為屏幕的實際大小減去操作系統(tǒng)某些功能占據(jù)的空間,比如系統(tǒng)的任務欄。

screen.colorDepth屬性返回屏幕的顏色深度,一般為16(表示16-bit)或24(表示24-bit)。

window對象的方法

window.moveTo(),window.moveBy()

window.moveTo方法用于移動瀏覽器窗口到指定位置。它接受兩個參數(shù),分別是窗口左上角距離屏幕左上角的水平距離和垂直距離,單位為像素。

window.moveTo(100, 200)

上面代碼將窗口移動到屏幕(100, 200)的位置。

window.moveBy方法將窗口移動到一個相對位置。它接受兩個參數(shù),分布是窗口左上角向右移動的水平距離和向下移動的垂直距離,單位為像素。

window.moveBy(25, 50)

上面代碼將窗口向右移動25像素、向下移動50像素。

window.scrollTo(),window.scrollBy()

window.scrollTo方法用于將網(wǎng)頁的指定位置,滾動到瀏覽器左上角。它的參數(shù)是相對于整張網(wǎng)頁的橫坐標和縱坐標。它有一個別名window.scroll

window.scrollTo(0, 1000);

window.scrollBy方法用于將網(wǎng)頁移動指定距離,單位為像素。它接受兩個參數(shù):向右滾動的像素,向下滾動的像素。

window.scrollBy(0, window.innerHeight)

上面代碼用于將網(wǎng)頁向下滾動一屏。

window.open(), window.close()

window.open方法用于新建另一個瀏覽器窗口,并且返回該窗口對象。

var popup = window.open('somefile.html');

上面代碼會讓瀏覽器彈出一個新建窗口,網(wǎng)址是當前域名下的somefile.html。

open方法一共可以接受四個參數(shù)。

  • 第一個參數(shù):字符串,表示新窗口的網(wǎng)址。如果省略,默認網(wǎng)址就是about:blank。
  • 第二個參數(shù):字符串,表示新窗口的名字。如果該名字的窗口已經(jīng)存在,則跳到該窗口,不再新建窗口。如果省略,就默認使用_blank,表示新建一個沒有名字的窗口。
  • 第三個參數(shù):字符串,內容為逗號分隔的鍵值對,表示新窗口的參數(shù),比如有沒有提示欄、工具條等等。如果省略,則默認打開一個完整UI的新窗口。
  • 第四個參數(shù):布爾值,表示第一個參數(shù)指定的網(wǎng)址,是否應該替換history對象之中的當前網(wǎng)址記錄,默認值為false。顯然,這個參數(shù)只有在第二個參數(shù)指向已經(jīng)存在的窗口時,才有意義。

下面是一個例子。

var popup = window.open(
  'somepage.html',
  'DefinitionsWindows',
  'height=200,width=200,location=no,status=yes,resizable=yes,scrollbars=yes'
);

上面代碼表示,打開的新窗口高度和寬度都為200像素,沒有地址欄和滾動條,但有狀態(tài)欄,允許用戶調整大小。

注意,如果在第三個參數(shù)中設置了一部分參數(shù),其他沒有被設置的yes/no參數(shù)都會被設成no,只有titlebar和關閉按鈕除外(它們的值默認為yes)。

另外,open方法的第二個參數(shù)雖然可以指定已經(jīng)存在的窗口,但是不等于可以任意控制其他窗口。為了防止被不相干的窗口控制,瀏覽器只有在兩個窗口同源,或者目標窗口被當前網(wǎng)頁打開的情況下,才允許open方法指向該窗口。

open方法返回新窗口的引用。

var windowB = window.open('windowB.html', 'WindowB');
windowB.window.name // "WindowB"

下面是另一個例子。

var w = window.open();
w.alert('已經(jīng)打開新窗口');
w.location = 'http://example.com';

上面代碼先打開一個新窗口,然后在該窗口彈出一個對話框,再將網(wǎng)址導向example.com

由于open這個方法很容易被濫用,許多瀏覽器默認都不允許腳本自動新建窗口。只允許在用戶點擊鏈接或按鈕,腳本做出反應,彈出新窗口。因此,有必要檢查一下打開新窗口是否成功。

if (popup === null) {
  // 新建窗口失敗
}

window.close方法用于關閉當前窗口,一般用來關閉window.open方法新建的窗口。

popup.close()

該方法只對頂層窗口有效,iframe框架之中的窗口使用該方法無效。

window.print()

print方法會跳出打印對話框,同用戶點擊菜單里面的“打印”命令效果相同。

頁面上的打印按鈕代碼如下。

document.getElementById('printLink').onclick = function() {
  window.print();
}

非桌面設備(比如手機)可能沒有打印功能,這時可以這樣判斷。

if (typeof window.print === 'function') {
  // 支持打印功能
}

window.getComputedStyle()

getComputedStyle方法接受一個HTML元素作為參數(shù),返回一個包含該HTML元素的最終樣式信息的對象。詳見《DOM》一章的CSS章節(jié)。

window.matchMedia()

window.matchMedia方法用來檢查CSS的mediaQuery語句。詳見《DOM》一章的CSS章節(jié)。

window.focus()

focus方法會激活指定當前窗口,使其獲得焦點。

var popup = window.open('popup.html', 'Popup Window');

if ((popup !== null) && !popup.closed) {
  popup.focus();
}

上面代碼先檢查popup窗口是否依然存在,確認后激活該窗口。

當前窗口獲得焦點時,會觸發(fā)focus事件;當前窗口失去焦點時,會觸發(fā)blur事件。

window.getSelection()

window.getSelection方法返回一個Selection對象,表示用戶現(xiàn)在選中的文本。

var selObj = window.getSelection();

使用Selction對象的toString方法可以得到選中的文本。

var selectedText = selObj.toString();

多窗口操作

由于網(wǎng)頁可以使用iframe元素,嵌入其他網(wǎng)頁,因此一個網(wǎng)頁之中會形成多個窗口。另一情況是,子網(wǎng)頁之中又嵌入別的網(wǎng)頁,形成多級窗口。

窗口的引用

各個窗口之中的腳本,可以引用其他窗口。瀏覽器提供了一些特殊變量,用來返回其他窗口。

  • top:頂層窗口,即最上層的那個窗口
  • parent:父窗口
  • self:當前窗口,即自身

下面代碼可以判斷,當前窗口是否為頂層窗口。

top === self

// 更好的寫法
window.top === window.self

下面的代碼讓父窗口的訪問歷史后退一次。

parent.history.back();

與這些變量對應,瀏覽器還提供一些特殊的窗口名,供open方法、<a>標簽、<form>標簽等引用。

  • _top:頂層窗口
  • _parent:父窗口
  • _blank:新窗口

下面代碼就表示在頂層窗口打開鏈接。

<a href="somepage.html" target="_top">Link</a>

iframe標簽

對于iframe嵌入的窗口,document.getElementById方法可以拿到該窗口的DOM節(jié)點,然后使用contentWindow屬性獲得iframe節(jié)點包含的window對象,或者使用contentDocument屬性獲得包含的document對象。

var fram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heFrame');
var frameWindow = frame.contentWindow;

// 等同于 frame.contentWindow.document
var frameDoc = frame.contentDocument;

// 獲取子窗口的變量和屬性
frameWindow.function()

// 獲取子窗口的標題
frameWindow.title

iframe元素遵守同源政策,只有當父頁面與框架頁面來自同一個域名,兩者之間才可以用腳本通信,否則只有使用window.postMessage方法。

iframe窗口內部,使用window.parent引用父窗口。如果當前頁面沒有父窗口,則window.parent屬性返回自身。因此,可以通過window.parent是否等于window.self,判斷當前窗口是否為iframe窗口。

if (window.parent !== window.self) {
  // 當前窗口是子窗口
}

iframe嵌入窗口的window對象,有一個frameElement屬性,返回它在父窗口中的DOM節(jié)點。對于那么非嵌入的窗口,該屬性等于null

var f1Elem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f1');
var fiWindow = f1Element.contentWindow;
f1Window.frameElement === f1Element // true
window.frameElement === null // true

frames屬性

window對象的frames屬性返回一個類似數(shù)組的對象,成員是所有子窗口的window對象。可以使用這個屬性,實現(xiàn)窗口之間的互相引用。比如,frames[0]返回第一個子窗口,frames[1].frames[2]返回第二個子窗口內部的第三個子窗口,parent.frames[1]返回父窗口的第二個子窗口。

需要注意的是,window.frames每個成員的值,是框架內的窗口(即框架的window對象),而不是iframe標簽在父窗口的DOM節(jié)點。如果要獲取每個框架內部的DOM樹,需要使用window.frames[0].document的寫法。

另外,如果iframe元素設置了nameid屬性,那么屬性值會自動成為全局變量,并且可以通過window.frames屬性引用,返回子窗口的window對象。

// HTML代碼為<iframe id="myFrame">
myFrame // [HTMLIFrameElement]
frames.myframe === myFrame // true

另外,name屬性的值會自動成為子窗口的名稱,可以用在window.open方法的第二個參數(shù),或者<a><frame>標簽的target屬性。

事件

window對象可以接收以下事件。

load事件和onload屬性

load事件發(fā)生在文檔在瀏覽器窗口加載完畢時。window.onload屬性可以指定這個事件的回調函數(shù)。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var elements = 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example');
  for (var i = 0; i < elements.length; i++) {
    var elt = elements[i];
    // ...
  }
};

上面代碼在網(wǎng)頁加載完畢后,獲取指定元素并進行處理。

error事件和onerror屬性

瀏覽器腳本發(fā)生錯誤時,會觸發(fā)window對象的error事件。我們可以通過window.onerror屬性對該事件指定回調函數(shù)。

window.onerror = function (message, filename, lineno, colno, error) {
  console.log("出錯了!--> %s", error.stack);
};

由于歷史原因,windowerror事件的回調函數(shù)不接受錯誤對象作為參數(shù),而是一共可以接受五個參數(shù),它們的含義依次如下。

  • 出錯信息
  • 出錯腳本的網(wǎng)址
  • 行號
  • 列號
  • 錯誤對象

老式瀏覽器只支持前三個參數(shù)。

并不是所有的錯誤,都會觸發(fā)JavaScript的error事件(即讓JavaScript報錯),只限于以下三類事件。

  • JavaScript語言錯誤
  • JavaScript腳本文件不存在
  • 圖像文件不存在

以下兩類事件不會觸發(fā)JavaScript的error事件。

  • CSS文件不存在
  • iframe文件不存在

下面是一個例子,如果整個頁面未捕獲錯誤超過3個,就顯示警告。

window.onerror = function(msg, url, line) {
  if (onerror.num++ > onerror.max) {
    alert('ERROR: ' + msg + '\n' + url + ':' + line);
    return true;
  }
}
onerror.max = 3;
onerror.num = 0;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腳本網(wǎng)址與網(wǎng)頁網(wǎng)址不在同一個域(比如使用了CDN),瀏覽器根本不會提供詳細的出錯信息,只會提示出錯,錯誤類型是“Script error.”,行號為0,其他信息都沒有。這是瀏覽器防止向外部腳本泄漏信息。一個解決方法是在腳本所在的服務器,設置Access-Control-Allow-Origin的HTTP頭信息。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然后,在網(wǎng)頁的<script>標簽中設置crossorigin屬性。

<script crossorigin="anonymous" src="http://example.com/file.js"></script>

上面代碼的crossorigin="anonymous"表示,讀取文件不需要身份信息,即不需要cookie和HTTP認證信息。如果設為crossorigin="use-credentials",就表示瀏覽器會上傳cookie和HTTP認證信息,同時還需要服務器端打開HTTP頭信息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URL的編碼/解碼方法

網(wǎng)頁URL的合法字符分成兩類。

  • URL元字符:分號(;),逗號(’,’),斜杠(/),問號(?),冒號(:),at(@),&,等號(=),加號(+),美元符號($),井號(#
  • 語義字符:a-z,A-Z,0-9,連詞號(-),下劃線(_),點(.),感嘆號(!),波浪線(~),星號(*),單引號(\),圓括號(()`)

除了以上字符,其他字符出現(xiàn)在URL之中都必須轉義,規(guī)則是根據(jù)操作系統(tǒng)的默認編碼,將每個字節(jié)轉為百分號(%)加上兩個大寫的十六進制字母。比如,UTF-8的操作系統(tǒng)上,http://www.example.com/q=春節(jié)這個URL之中,漢字“春節(jié)”不是URL的合法字符,所以被瀏覽器自動轉成http://www.example.com/q=%E6%98%A5%E8%8A%82。其中,“春”轉成了%E6%98%A5,“節(jié)”轉成了“%E8%8A%82”。這是因為“春”和”節(jié)“的UTF-8編碼分別是E6 98 A5E8 8A 82,將每個字節(jié)前面加上百分號,就構成了URL編碼。

JavaScript提供四個URL的編碼/解碼方法。

  • encodeURI()
  • encodeURIComponent()
  • decodeURI()
  • decodeURIComponent()

encodeURI

encodeURI 方法的參數(shù)是一個字符串,代表整個URL。它會將元字符和語義字符之外的字符,都進行轉義。

encodeURI('http://www.example.com/q=春節(jié)')
// "http://www.example.com/q=%E6%98%A5%E8%8A%82"

encodeURIComponent

encodeURIComponent只轉除了語義字符之外的字符,元字符也會被轉義。因此,它的參數(shù)通常是URL的路徑或參數(shù)值,而不是整個URL。

encodeURIComponent('春節(jié)')
// "%E6%98%A5%E8%8A%82"
encodeURIComponent('http://www.example.com/q=春節(jié)')
// "http%3A%2F%2Fwww.example.com%2Fq%3D%E6%98%A5%E8%8A%82"

上面代碼中,encodeURIComponent會連URL元字符一起轉義,所以通常只用它轉URL的片段。

decodeURI

decodeURI用于還原轉義后的URL。它是encodeURI方法的逆運算。

decodeURI('http://www.example.com/q=%E6%98%A5%E8%8A%82')
// "http://www.example.com/q=春節(jié)"

decodeURIComponent

decodeURIComponent用于還原轉義后的URL片段。它是encodeURIComponent方法的逆運算。

decodeURIComponent('%E6%98%A5%E8%8A%82')
// "春節(jié)"

alert(),prompt(),confirm()

alert()、prompt()、confirm()都是瀏覽器與用戶互動的全局方法。它們會彈出不同的對話框,要求用戶做出回應。

需要注意的是,alert()、prompt()、confirm()這三個方法彈出的對話框,都是瀏覽器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式樣,是無法定制的。

alert方法彈出的對話框,只有一個“確定”按鈕,往往用來通知用戶某些信息。

// 格式
alert(message);

// 實例
alert('Hello World');

用戶只有點擊“確定”按鈕,對話框才會消失。在對話框彈出期間,瀏覽器窗口處于凍結狀態(tài),如果不點“確定”按鈕,用戶什么也干不了。

alert方法的參數(shù)只能是字符串,沒法使用CSS樣式,但是可以用\n指定換行。

alert('本條提示\n分成兩行');

prompt方法彈出的對話框,在提示文字的下方,還有一個輸入框,要求用戶輸入信息,并有“確定”和“取消”兩個按鈕。它往往用來獲取用戶輸入的數(shù)據(jù)。

// 格式
var result = prompt(text[, default]);

// 實例
var result = prompt('您的年齡?', 25)

上面代碼會跳出一個對話框,文字提示為“您的年齡?”,要求用戶在對話框中輸入自己的年齡(默認顯示25)。

prompt方法的返回值是一個字符串(有可能為空)或者null,具體分成三種情況。

  1. 用戶輸入信息,并點擊“確定”,則用戶輸入的信息就是返回值。
  2. 用戶沒有輸入信息,直接點擊“確定”,則輸入框的默認值就是返回值。
  3. 用戶點擊了“取消”(或者按了Esc按鈕),則返回值是null。

prompt方法的第二個參數(shù)是可選的,但是如果不提供的話,IE瀏覽器會在輸入框中顯示undefined。因此,最好總是提供第二個參數(shù),作為輸入框的默認值。

confirm方法彈出的對話框,除了提示信息之外,只有“確定”和“取消”兩個按鈕,往往用來征詢用戶的意見。

// 格式
var result = confirm(message);

// 實例
var result = confirm("你最近好嗎?");

上面代碼彈出一個對話框,上面只有一行文字“你最近好嗎?”,用戶選擇點擊“確定”或“取消”。

confirm方法返回一個布爾值,如果用戶點擊“確定”,則返回true;如果用戶點擊“取消”,則返回false。

var okay = confirm('Please confirm this message.');
if (okay) {
  // 用戶按下“確定”
} else {
  // 用戶按下“取消”
}

confirm的一個用途是,當用戶離開當前頁面時,彈出一個對話框,問用戶是否真的要離開。

window.onunload = function() {
  return confirm('你確定要離開當面頁面嗎?');
}

這三個方法都具有堵塞效應,一旦彈出對話框,整個頁面就是暫停執(zhí)行,等待用戶做出反應。

參考鏈接

以上內容是否對您有幫助:
在線筆記
App下載
App下載

掃描二維碼

下載編程獅App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編程獅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