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3Cschool
恭喜您成為首批注冊用戶
獲得88經驗值獎勵
做了軟件開發(fā)幾年后,經歷了太多的客戶(曹操)改變需求,更改最初想法的事件,才逐漸明白當中的道理。其實客觀的說,客戶的要求也并不過分(改幾個字而已),但面對已完成的程序代碼,卻是需要幾乎重頭來過的尷尬,這實在是痛苦不堪。說白了,原因就是因為我們原先所寫的程序,不容易維護,靈活性差,不容易擴展,更談不上復用,因此面對需求變化,加班加點,對程序動大手術的那種無耐也就非常正常的事了。之后當我學習了面向對象分析設計編程思想,開始考慮通過封裝、繼承、多態(tài)把程序的耦合度降低(傳統(tǒng)印刷術的問題就在于所有的字都刻在同一版面上造成耦合度太高所制),開始用設計模式使得程序更加的靈活,容易修改,并且易于復用。體會到面向對象帶來的好處,那種感覺應該就如同是一中國酒鬼第一次喝到了茅臺,西洋酒鬼第一次喝到了XO一樣,怎個爽字可形容呀。
Copyright©2021 w3cschool編程獅|閩ICP備15016281號-3|閩公網安備3502030203392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73-0602-2364|舉報郵箱:jubao@eeedong.com
掃描二維碼
下載編程獅App
編程獅公眾號
聯系方式:
更多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