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3Cschool
恭喜您成為首批注冊用戶
獲得88經(jīng)驗值獎勵
以前筆者一直搞不太清楚三者之間的區(qū)別,最近再看這塊的內(nèi)容,順便理清一下思路。
本文將用一個例子說明三者之間的區(qū)別,如果你還不知道這些方法,那么不放看一下這篇文章。
這三個方法,都可以用來遍歷對象,這非常有用,其中后兩個都是es5中新增的方法。
本文會用到一些es5的對象知識,如果你不了解,可以看一下開頭提到的文章,首先我們需要一個父對象。
var parent = Object.create(Object.prototype, {
a: {
value: 1,
writable: true,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
});
parent繼承自O(shè)bject.prototype,有一個可枚舉的屬性a。下面我們在創(chuàng)建一個繼承自parent的對象child。
var child = Object.create(parent, {
b: {
value: 2,
writable: true,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
c: {
value: 3,
writable: true,
enumerable: false,
configurable: true
}
});
child有兩個屬性b和c,其中b為可枚舉屬性,c為不可枚舉屬性。
下面我們將用四種方法遍歷child對象,來比較四種方法的不同。如下的代碼代表程序的輸出。
console.log('yanhaijing is God');
// > yanhaijing is God
注:⑤代表es5中新增的方法,你可能需要一款現(xiàn)代瀏覽器來訪問。
for in是es3中就存在,最早用來遍歷對象(集合)的方法。
for (var key in child) {
console.log(key);
}
// > b
// > a
從輸出可以看出,for in會輸出自身以及原型鏈上可枚舉的屬性。
注意:不同的瀏覽器對for in屬性輸出的順序可能不同。
如果僅想輸出自身的屬性可以借助 hasOwnProperty??梢赃^濾掉原型鏈上的屬性。
for (var key in child) {
if (child.hasOwnProperty(key)) {
console.log(key);
}
}
// > b
上面的代碼,僅輸出了child自己的可枚舉屬性b,而沒有輸出原型parent中的屬性。
Object.keys是es5中新增的方法,用來獲取對象自身可枚舉的屬性鍵。
console.log(Object.keys(child));
// > ["b"]
可以看出Object.keys的效果和for in+hasOwnProperty的效果是一樣的。
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也是es5中新增的方法,用來獲取對象自身的全部屬性名。
console.log(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child));
// > ["b", "c"]
從輸出可以看出其和Object.keys的區(qū)別。
相信看完后,搞不清楚的同學(xué)應(yīng)該明白了,在es3中,我們不能定義屬性的枚舉性,所以也不需要那么多方法,有了keys和getOwnPropertyNames后基本就用不到for in了。
如果你想在老舊瀏覽器中也是用這些方法,那試試es5shim吧。
Copyright©2021 w3cschool編程獅|閩ICP備15016281號-3|閩公網(wǎng)安備3502030203392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73-0602-2364|舉報郵箱:jubao@eeedong.com
掃描二維碼
下載編程獅App
編程獅公眾號
聯(lián)系方式:
更多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