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這個20小時學習編程的方法,我沒告訴你

猿友 2020-04-29 17:00:50 瀏覽數(shù) (34847)
反饋

古語云:欲速則不達。對于編程初學者而言,心態(tài)太過急躁,反而越容易喪失信心,放棄學習。格拉德維爾在《異類》一書中更是提出,一個人要成為某一行業(yè)的精英,至少需要10000小時的時間。


但Josh Kaufman卻認為,你想掌握一項技能,只需要20小時就夠了。


難熬的20個小時


Josh Kaufman這樣闡述他的觀點:


如果我們能在最初的20小時內,熬過初學階段的不適感和挫敗感,我們其實能很輕松的掌握一個全新領域的技能。


20小時有多長,每天花兩個小時學習,只需要十天的時間,就可以掌握一項新技能,這一規(guī)則適用于任何技能,學習編程也不例外。


看似做起來一點也不難,20小時嘛,也就是不到一天的時間,但20小時想要學成某一技能的前提是,持續(xù)的高效率學習,這一點就很難辦了,就算是經過刻意練習的高手,每一次進入學習狀態(tài),也只能保持1-1.5個小時專注且高效的學習狀態(tài)。對于普通人來說,這更是望塵莫及。


這還不算剛學時,出現(xiàn)的不適感和挫敗感的影響。20小時高效的學習,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學習要有儀式感


那么,Josh Kaufman所說的“20小時定律”,我們該如何應用到學習編程的過程中呢?我們又該如何保證自己的學習過程,一直是最高效率的呢?


健身這一行當中,有一個很特別的派系,他們被稱為“器材黨”。什么是器材黨呢?簡單的說,就是沒有健身器材就不想鍛煉的一群人。跑個步,沒跑步機不想跑,就算是到公園跑路,也要有耳機、手環(huán)、跑鞋、運動衣褲一系列設備。



盡管很多人都在鄙視器材黨,認為太過花里胡哨,整天迷戀那些健身器材和設備,卻忽略了健身的本質,其實不然。


當器材黨們穿上運動褲、戴上耳機手環(huán)的時候,會有一種特別想跑步的沖動,他會想著如何規(guī)范的做熱身運動,如何讓自己更跑得更科學,效果更好。而沒有任何設備的跑步者,這些意識往往比器材黨們弱。


這些運動設備,就是跑步的儀式感,它們會給主人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將主人的專注力、反應能力、運動能力提升到一個較高的水平。


在報紙還十分流行的年代,父輩在看報的時候,總喜歡沖一杯咖啡或者泡一杯茶,有的還喜歡躺在搖椅上,或者翹起二郎腿,悠閑地翻看著報紙。為什么看個報紙也要有這么強的儀式感?



看報紙是為了娛樂,而無論喝茶還是躺搖椅,都能強化這一目的。


同樣,學習也需要儀式感,我們需要來強化學習的這一目的,讓自己更加專注的做這一件事。


那么,怎么讓學習變得更有儀式感呢?


首先,必須塑造一個利于學習的環(huán)境。


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曾做過一個實驗。他讓24名志愿者參與為期兩周的監(jiān)獄生活,一半人扮演獄警,一半人扮演囚犯。實驗第一天,大家一如往常,認為只是一個實驗而已。但越往后,所有人都慢慢進入了狀態(tài)。扮演獄警的人開始認為這些囚犯真的有罪,開始對他們使用暴力,而囚犯也開始暴動。



令人驚奇的是,等到實驗結束時,他們恢復到了自己原先的身份,有些獄警和囚犯,卻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孫子兵法》多次提到如何借助環(huán)境取得勝利,孟母為了孟子能得到一個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不惜三次搬遷。無數(shù)的事實都在告訴我們,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多么重要。


所以,現(xiàn)在請將你學習的地方好好整理一番,桌子擺上幾本書,放上一本筆記本和一支水筆,最后再準備一個杯子,讓手機、耳機這類與學習無關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遠離書桌。


營造出一個濃厚的學習環(huán)境,可以幫助你更快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


其次,打一套太極拳,這并不是在開玩笑。



盡管整個學習過程中,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產生精神疲勞,但因為久坐的關系,也會產生少量的身體疲勞。所以在學習前,緩慢的運動可以推遲身體疲勞的產生。


美國著名精神病理學佳布利爾證明了,健康狀況良好,經常坐著工作的人,他們產生的疲勞,百分百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


長時間學習,并不會產生真正的疲勞,而是由于自己的情緒開始慢慢發(fā)生改變,開始產生煩躁、厭倦、焦慮等負面情緒引起的。所以,精神疲勞是可以自我調整的,而身體疲勞,卻只能由時間恢復。


這就是為什么W3Cschool建議在學習前,舒展筋骨的原因。但這里面也有一些禁忌,你可以打一套太極拳,也可以做一些舒緩的動作,嚴謹打降龍十八掌和乾坤大挪移,大量的能量消耗,會產生身體疲勞,估計還沒剛開始學習,就已經想到臥室里躺尸了,又怎么可能有利于學習呢?


最后一步,花上兩分鐘的時間靜坐。



靜坐需閉上雙眼,且心無雜念,什么事都不干,什么聲音都不聽。用兩分鐘的時間,感受一下時間的流逝,這兩分鐘將會無比的漫長,以至于會讓自己無比的期待真正學習的開始。


完成以上三步,儀式感已經建立了。


20小時學的是什么


網上流傳著一張圖,諷刺那些妄想在很短時間內,精通編程的人。



21天都不能完全掌握C++,那20小時是如何做到的呢?


W3Cschool一直在倡導和建立一種健康積極的學習方式,反對浮躁和速成。說到這里,一定有人很疑惑:“你們家的微課,學起來很快啊,難道不是速成?”



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出現(xiàn)了。速成的速度很快,高效也會讓學習的速度加快,如何區(qū)分兩者?


這個問題并不難回答,如果學習成果與目標相符,那么這個工具、學習方法就是高效的,如果與目標一致,但往后你還需要費心費力的去重新學習已經掌握的知識,那便是速成。


W3Cschool的微課便是奔著高效的學習去的,當然我們現(xiàn)在還做得不夠好。為此,我們在5月份啟動了“微課重造計劃”,將實戰(zhàn)引入微課,并且做大量的優(yōu)化工作,完善課程和新增課程。


與上面的例子相似,21天精通C++與20個小時學會編程,前者追求速成,后者則是追求高效。


而且兩者的目標也并不一致,前者追求達到精通的地步,而后者是達到入門的級別。


Josh Kaufman認為,在一個人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時,最難渡過的便是前20小時的學習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他必須面對撲面而來的不適感,以及挫敗感,這些負面情緒,很容易讓人產生厭煩和放棄,如果我們能盡可能的縮短這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盡可能的掌握更多的知識,對今后的學習十分有利。


修復了一個bug


前文我們提過,精神疲勞是高效學習的一大殺手,我們渴望學習,卻沒過一會兒就會產生疲勞感,這就像是一個程序員寫了幾個月的程序,期待它能運行起來時,卻因為一個bug,導致整個程序無法運行。


這個bug是一定要被修復的。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已經堅持跑步幾十年了,這讓很多人都疑惑不解,為什么自己跑步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每次堅持個把月就選擇了放棄?


這便是高手和普通人的區(qū)別。


村上春樹堅持了幾十年,無一例外的,每一次跑步,他總是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結束,這讓他對第二天的跑步充滿著期待。



而普通人的跑步呢?今天興致勃勃的開始跑步,跑到感覺很累了才結束,第二天跑步前就心生畏懼,還是很累的時候才結束,如此惡性循環(huán)。于是,心里開始產生精神疲勞,每次想到跑步,都倍感壓力,自然堅持不了多久。


人,是一種喜歡舒適的生物。


學習編程如是。當我們學到一個十分難的知識點時,想破了腦袋也無法解決時,就想著,算了,明天再學吧。第二天,剛開始學習,難題又擺在眼前,學了一兩個小時,難題又出現(xiàn)了,最后還是想,算了,還是明天再學吧。


精神疲勞便產生了,大腦開始認為,學習編程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漸漸地就趨勢身體,不要去碰它。


學習編程,應該給大腦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在我們完成規(guī)定的任務量時,在自我感覺良好時,主動的結束本日的學習,就會讓大腦產生愉悅感。第二天,這種愉悅感會接著來,最后再以同樣的方式結束學習。這時你的大腦覺得,學習編程會讓自己感到高興,自然而然的更愿意堅持下去。


高效學習345


學習要有儀式感、讓大腦充滿愉悅感,都能讓學習變得高效。高效的學習同樣離不開以下幾點。


不是“把學的東西用起來”,而是“為了用而學?!?/strong>


早期智人發(fā)現(xiàn)火可以讓食物易于咀嚼,而且會變得更美味,所以才費盡心思想要保存火,這才有了后來的磚木取火;

因為戰(zhàn)爭需要,奧本海默才研制出了原子彈;


假如反過來,智人學會磚木取火,才發(fā)現(xiàn)它可以使食物變美味,奧本海默研制出了原子彈,才發(fā)現(xiàn)它可以用于戰(zhàn)爭,這是無法想象的。



永遠不要把學習本身當做目標,學習只是為了讓自己能做某件事。


多次回憶,重復復述


著名的費曼學習法認為,如果你能將所學的知識,講述給一個小白聽,他如果聽得懂,就證明你學會了。有研究表明,在學習后,大腦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遺忘掉70%的內容,多次回憶會不斷的強化大腦記憶。


學習了一個for循環(huán),試著講給你的朋友聽,如果他聽懂了,就證明自己學會了,如果身邊沒有朋友在學編程,也可以講給自己聽,看看這樣的描述,自己是否能聽懂。


閑暇時間,回憶一下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同樣能鞏固記憶。


找一個或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學習


社會發(fā)展理論認為,合作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他會給你施加無形的競爭壓力,督促你更加努力的學習。而當你學有所成時,又可以向他人炫耀,增加成就感。


文末,W3Cschool真心希望,無論現(xiàn)在你是在學習編程,還是在學習其他知識,都能堅持下去,摘取勝利的果實。

1332 人點贊